“新基建”会带来新一轮的数据中心建设高潮吗?毋庸置疑。
据招商证券保守估算,未来五年,我国所需的服务器数量超过1000万台,这将带动至少5000亿元以上的投资;再考虑到数据中心配套所需的“风火水电”等基础设施,整体规模将轻松突破万亿元大关。
数据中心是“新基建”的基础设施。“新基建”的核心内容,包括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其实都离不开数据中心。在数据中心领域,“新基建”毫无疑问将带来乘数效应。
数据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乘着“新基建”的东风,全国各地的数据中心建设如火如荼。根据市场上的公开数据,下面我们将从区域和数据中心厂商两个维度对数据中心的建设进行一次梳理。
1.区域市场:供需失衡矛盾仍在,关键还是看市场和需求
首先从区域来看。2018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等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在这些区域,规模经济效应已逐渐显现,基础设施的密度与网络化程度正全面提升,创新要素快速聚集,新的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另外,国家还在深入布局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等。助推这些核心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数据中心这个“基础”必须进一步夯实。
粤港澳无疑是一大投资热点地区,电信运营商已经捷足先登。举例来说,位于广州的中国电信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中心已经动工,总投资额达68.9亿元,建成后将形成不低于2000万核CPU的处理能力和10ZB的存储能力。项目一期将于2022年投产,为整个湾区的5G、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提供支撑。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与惠州市惠东县政府合作,将在当地共建中国移动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中心,计划投资50亿元,建成后将提供3.2万架装机能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同时,辐射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
京津冀地区可以说是数据中心建设历史最悠久的,而且是很多部委、大型企业的“数据中心总后台”,北京的亦庄、望京、稻香湖等几个区域是大型数据中心最集中的地方。数据中心的布局和建设与客户和市场的需求紧密相关。有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场对数据中心的需求量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
长三角地区正在积极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安徽、江苏等省依托当地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持续升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在中国,数据中心建设始终是刚需,尤其是随着云计算、数字化转型的兴起,全国各地的数据中心建设一直在快马加鞭。但从整体布局和需求来看,“东热西凉”的问题依旧,这是供需结构性失衡所导致的——在经济发达地区,需大于供;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则是供大于需。虽然一线城市在土地、能耗、电力等资源方面捉襟见肘,但由于大部分客户集中在这里,考虑到接近客户,在网络延迟、专业服务等方面更具优势,可以预见,未来在“新基建”的浪潮下,数据中心的建设格局,依然会以成熟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为热点和核心区域,特别是那些需要公共服务的场景。
2.厂商:加速转型优化,用好“新基建”这一加速器
其次,从数据中心厂商的角度来分析。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数据中心的建设者、拥有者和运营者,数据中心厂商对于“新基建”早就引颈以待。在这里,我们将参与“新基建”数据中心建设的厂商粗略地划分成三大类:电信运营商、专业的数据中心和IDC厂商,以及互联网厂商。
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5G是新战场。据悉,中国移动计划在2020年新建30万个5G基站;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则计划2020年前三季度在全国范围内建设25万个基站。中国信通院预测,到2025年,5G网络建设的总投资有望达到1.2万亿元,因5G带来的数据中心、网络等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规模则更大。
因云计算、各种线上业务的推动,大型互联网企业在数据中心上的投资与日俱增。2020年4月20日,阿里云宣布将在未来3年投入2000亿元,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以及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其云基础设施将重点布局在中西部、粤港澳、长三角和京津冀等数字经济发达地区。4月,重庆市一批新基建项目开工,其中就包括腾讯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在两江新区打造的西南地区腾讯公司第一个Tbase园区,预计2022年建成投用,将形成20万余台服务器的计算能力。
我国的数据中心建设速度之快超乎一般人的想象。赛迪顾问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大约有7.4万个,约占全球数据中心总量的23%,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到227万架,在用IDC数据中心为2213个。数据显示,美国超大型数据中心已占全球总量的40%。
===========
CIO联盟--专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前沿科技,CIO交流平台
提供高等级IDC数据中心、VPN企业专线组网、云计算大数据解决方案 ……
微信公众号:CIO-UNION
合作微信:2744068618
咨询热线:4008-217-052